本页面的其他翻译:
  • zh

主菜单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前言

白昼灵帝国是指在虞渊地区兴起的文明。白昼灵帝国总共经历了六个时期,在大约一千年的时间都是虞渊地区数一数二的政权。

你可以阅读本文档内容,然后根据需要使用该帝国的设定。本文档仅对白昼灵帝国进行整体梳理,具体某个时期的白昼灵帝国应当另开文档进行设定。

基础内容

白昼灵帝国总共经历了六个时期,分别为王国时期、共和国时期、第一次帝国时期、分裂时期、第二次帝国时期和战争幻想时期。其中,最后四个时期的白昼灵帝国实行的是大体相近的制度。

王国时期

王国时期的白昼灵帝国的正式名称为白昼之国,时间范围在一百年以上。

早期文明的历史都带有传说性质,白昼灵也不能免俗。根据传说,白昼灵是暗夜灵的一条分支。他们承受住了自然之神的诅咒,并将渴望回到白银时代的遗老们逐出白石城,通过政变夺取权力。至此,后世广为人知的白昼灵帝国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窃国初期,白昼之国共有三个部落,每个部落约有50-100个氏族。为了管理白石城,白昼灵设立了三个机构,分别为王府、胞族大会和部落议会。这也是后期白昼灵帝国的三权分立制度的原型。

为了对抗人口众多、受祝于神的暗夜灵,白昼之国决定掠夺古人类的女性来扩张人口。在奴役上千名年轻女人后,被掠夺众多人口的艾伦城愤而兴兵讨伐白昼之国,却在战场上屡遭败北。

在三次战败后,被奴役的女人们挺身而出,希望双方能够和解。艾伦城的古人类看到女人们生活幸福,便承认了当前的状况。而白昼灵也从这三次战役中充分了解白石城不再像白银时期那样能够随意蹂躏古人类城邦,于是以给这些女奴以自由民身份作为交换,希望艾伦城的人们加入白昼之国。这一出乎意料的友善提议得到了古人类的欢迎,使得在二十年内白昼之国有了两个国王:白昼灵的王和古人类的王。

共和国时期

共和国时期的白昼灵帝国的官方称谓出现过变化。前期白昼灵帝国被称为平昼共和国,后期白昼灵帝国没有官方称谓。在需要提及该帝国的时候,各国政府通常将白昼灵帝国称为共和国议会与白昼灵人民。这一时期持续了两百余年。

白昼之国的末代国王以其惊艳的军事才能和难以置信的傲慢独断闻名于世,最终被忍无可忍的白昼灵赶出了白石城。痛定思痛的白昼灵建立了平昼共和国,用两权分立——后增为三权分立——制度制衡统治者的权力。这三个权力机构分别为司掌国内事务和军队作战的王府、提请议案的公民大会和审理议案的贵族议会。其中,行政机构虽然被称作王府,但它其实是由执政官而非国王领导的。

建国第 16 年,当平昼共和国与火祆王国发生战争时,白昼灵人民携带武器离开城市,表示拒绝参战。在这种情况下,贵族们不得不承认了平民的权力,并设置公民大会来保护平民权利。建国 49 年,公民大会逐步取得了提案权,但是他们提请的法案只能对平民生效。建国 60 年,公民大会废除了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限制,第一次提出了一项与贵族相关的法案。后来,公民大会逐渐成为了唯一事实具有提案权的机构。

建国 118 年,平昼共和国的军队在世界树下公开焚毁夜神的雕像,宣告白昼灵帝国在两百余年间与暗夜灵各部落打打停停的漫长战争中获得胜利。这场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役被称作第一次破晓远征,后来广泛用于任何白昼灵召集所有从属发起的战争。30 年后,白昼灵征服了虞渊地区所有文明种族,迫使他们已知的所有政权向共和国臣服——至少是法律意义上的臣服。

成为虞渊共主的白昼灵的信心膨胀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他们认为国王一词已不足以形容先王的伟大(平昼共和国没有国王),必须要用皇帝这个独一无二的词汇来表示先王的尊贵。同时,白昼灵不再认可与其他国家的平等交流。他们废除了曾经使用的平昼共和国的国号,不再以国家称呼自己的政权,而代之以奥库梅尼这个涵盖更广的称呼。按照白昼灵的说法,就连虞渊地区以外的、他们未曾知晓的国家,风暴大陆的诸神,火之大陆的邪魔,云之大陆的死者,冰霜大陆的邪神和石之大陆的荒神都是白昼灵帝国的子民呢(讽)。

建国182年,白昼灵帝国向崛起的亡灵大君发起第二次破晓远征,力图将尸鬼们扼杀。此后,白昼灵又向亡灵大君发起了第三次、第四次破晓远征。尽管每一次都取得了胜利,但帝国反而愈加衰败,最终被正信诸国所超越。

第一次帝国时期

该时期的白昼灵帝国的官方称谓为帝国议会与白昼灵人民,是名义上的虞渊共主。为了加以区分,该帝国可以被称为天清城第一帝国,首都为天清城。这一时期持续了两百余年。

帝国时期始于教皇授予执政官皇帝称号。此时,虽然白昼灵在名义上统治着整个虞渊地区,但正信诸国在事实上具有与白昼灵帝国对抗的能力。此外,在第四次破晓远征后期,信仰人族逐渐超越了白昼灵成为了对抗尸鬼生物的主力军,以此获得了大量威望和原本由亡灵大君统治的界域。这对于白昼灵帝国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最初,天清城帝国实行的是冠以共和之名的帝制。虽然皇帝仍然需要贵族议会审批才能决定法案,但贵族议会和公民大会在事实上不具备和这位帝国第一公民对抗的执行力。皇帝执政时期没有限制,其任期往往会持续到其生命结束。不过,继任的皇帝仍然需要得到贵族议会的批准才能算是法理上的皇帝,皇帝也不能凌驾于公民大会的法律之上。

建国 91 年,皇帝惨遭杀害,随后出现了长达 50 年的动荡时期。自白昼灵自称虞渊共主以来,这是虞渊地区首次不受白昼灵帝国节制的时期。各地战火燃起,帝国军队相互倾轧,农民起义遍及各地。直到建国 142 年,天清城帝国才再次稳定下来。

取得内战胜利的红河谷政权是标准的帝制政府,皇帝的命令具备法律效力。新的帝制与前期假借共和之名的帝制不同,红河谷政府显得更加专制化和官僚化,而公民大会和贵族议会则形同虚设。建国 182 年,天清城帝国击溃十字军,标志着白昼灵重新夺回虞渊共主的地位。建国 188 年,红河谷政府迁都天清城。

分裂时期

分裂时期始于天清城帝国的崩溃。天清城帝国的末代皇帝有三个儿女,她无法在派系斗争中取得平衡,只能将帝国让这三个儿女分别继承。这次糟糕的继承造成了白昼灵帝国的分裂,也滋生出了自白昼灵自称虞渊共主以来最长的动乱时期。不过,这些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有着共治的名分。

人们将这三个国家分别称为白石城帝国、天清城第二帝国和红河谷第一帝国,而他们的官方称谓均为帝国议会与白昼灵人民。分裂时期的白昼灵帝国(或者叫白昼灵诸国)陆续终止了天清城第一帝国的奴隶制,权力重心也逐渐从皇权向着各自的宗教组织倾斜。这个时期的虞渊地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力中心来统治,频繁的战争、科技的停滞和魔法的泛滥让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之中。

分裂 81 年,饱受蛮族侵略的白石城帝国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从这个庞大帝国的遗体上崛起的是大量小型王国,它们学习白昼灵的先进制度,直到自己也认同自己为白昼灵帝国的一部分。由于整体实力相去不远,这些蛮族王国虽然与天清城第二帝国和红河谷第一帝国发生过许多冲突,但总体上还是保持着友好关系。

分裂 110 年,天清城第二帝国改革了军事制度与行政管理制度,向农民出身的军人颁发土地,而这些受土者则必须履行军事职责。新的军区制度建立起一系列由军人统辖的行政单位,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巩固了帝国的疆土。或许是因为天清城帝国所控制的界域多为暗夜灵故土,天清城在文化上发生了严重的转向,一度恢复了白银时期暗夜灵的生活方式。

分裂 143 年,红河谷第一帝国大量焚毁天清城第一帝国时期建立的塑像,引发了蛮族的强烈不满。分裂 154 年,红河谷第一帝国与蛮族诸国互相驱逐使者,并不再承认对方是共治天下的白昼灵帝国。分裂 176 年,红河谷第一帝国遭到远古火龙可可纳斯·弗洛里斯的袭击,不得不求助于蛮族王国。在发现难以击退古龙后,蛮族联军的枪口调转向他们的盟友,于分裂 204 年攻占红河谷并在当地建立了一个新的王国。

分裂 253 年,利用火龙势力的内部分裂,红河谷帝国曾短暂的复国。分裂 261 年,红河谷第二帝国最终被可可纳斯的军队击溃,分裂时期正式结束。

第二次帝国时期

该时期的白昼灵帝国的官方称谓是可可纳斯·弗洛里斯与虞渊各族人民,并在事实上统治了整个虞渊地区。可可纳斯·弗洛里斯的统治是虞渊地区的一场浩劫,尽管这一时期的帝国在事实上有益于各国之间精尖技术的流通,但也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奴役和剥削。

可可纳斯是一个傲慢而精明的暴君,他将虞渊地区视作一块应当被纳入宝库的收藏。他将一大群争吵不休的凡人国家笼络到一起,以龙息开道令他们征服整个世界。强大的中央集权,钢铁的军事纪律,大能的国家领袖,使得这个政权从一开始就让虞渊各国首脑坐立难安。

无疑,天清城第二帝国和红河谷帝国成为了他的征程上的最大障碍。红河谷军队的顽强抵抗使可可纳斯的攻势一度停滞,甚至古龙军中流传起了有皇帝(指可可纳斯)就能获胜,没皇帝只能惨败的歌谣,让红河谷帝国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来自蛮族各国的援军在可可纳斯的铁蹄下显得那么遥远又无助,数量足万的联军被古龙的军队轻易俘虏,除了数百名贵族被巨款赎回其余惨遭屠杀。虞渊各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红河谷帝国落入可可纳斯的魔掌。

天清城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自天清城第一帝国时期红河谷政权攻陷天清城以来从未沦陷。最初,可可纳斯认为攻占天清城这样有着坚固城墙的都城并不合算。但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张,天清城逐渐来到了古龙帝国的中心位置,让可可纳斯的宫廷不得不考虑将其拔出。为了攻下天清城,古龙亲自出手将天清城历战的雄伟城墙化为灰烬,经过两个月的鏖战终于拿下了这座坚不可摧的城市。

建国 85 年,可可纳斯的军队征服了复国的红河谷第二帝国,正式统一了虞渊地区。不过,尽管可可纳斯对各国都有着事实上的统治力,但各国对帝国政府的依附度不尽相同。终古龙帝国一代,可可纳斯的宫廷都时常受到各个界域的本地势力的挑战,强大的农民起义更是此起彼伏,震撼着这条远古红龙。

建国 153 年发生了一个典型的案例。彼时,信仰人族曾组成联军讨伐火龙,在战场上从未失败。不过,教会最终还是决定向火龙投降,背叛了与他们并肩作战的信徒们。理由正如可可纳斯所说,信仰人族可笑的胜利就犹如从一块面包上刮下的面皮。当火龙的宫廷真的将注意力专注在人类身上时,面对源源不断的帝国军队,教会除了投降也别无其他选择。

帝国后期,火枪对可可纳斯的统治造成了致命的打击。火龙的宫廷尝试招募善于使用枪械的雇佣兵应付各地的起义,而复员后这些佣兵便迅速沦为土匪或加入新的义军。土地较于人口的短缺也让可可纳斯的宫廷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以至于火龙惊讶地发现这块自己宝库中的珍宝正在吞噬自己宝库中的其他财富。

建国 212 年,独立风潮已经席卷了整个帝国。这些国家组成了联军,也就是后世所称的联盟。建国 216 年,前线军队的哗变让可可纳斯的宫廷对联盟的形式逆转。建国 218 年,可可纳斯·弗洛里斯被一支传奇冒险者组成队伍所讨伐。建国 224 年,承统帝国成立,并于同年宣布可可纳斯·弗洛里斯的宫廷非法。50 年后,最后一支古龙余党被承统帝国消灭。

战争幻想时期

该时期存在两个白昼灵帝国,分别是反抗古龙帝国的联盟成员国和从古龙帝国内部崛起的新帝国。前者的官方称谓为帝国议会与白昼灵人民,俗称天清城第三帝国;后者的官方称谓为帝国议会与虞渊各族人民,俗称承统帝国。

天清城第三帝国宣称自己是天清城第一帝国的正统继承者,首都为天清城。为了对抗古龙帝国和重构白昼灵帝国对虞渊各国的领导地位,天清城第三帝国组建联盟,使它能够控制各国义军的防务体系。在起义成功后,天清城第三帝国事实上在整个虞渊地区具备领导地位,唯有承统帝国能与之抗衡。

承统帝国宣称自己是古龙帝国的正统继承者,首都为浮在空中的彤云堡。彤云堡所处的界域十分特殊,从彤云堡向下望能够直接看到许多界域的活动,向那些地域下落能直接抵达相关界域。承统帝国认为自己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可可纳斯·弗洛里斯宫廷,是继承了帝国法理的新兴政权。承统帝国不承认其他国家,至多只会将这些国家认作附庸国。

因为承统帝国像任何白昼灵帝国一样宣称了自己对虞渊各国的合法权利,所以联盟各国将自己对那个可怕帝国(指可可纳斯的帝国)的印象投射到了承统帝国身上。同时,天清城第三帝国也希望遏制承统帝国发展,成为虞渊地区的霸主。于是,联盟与帝国时空跨度甚广的战争幻想便爆发了。

逻辑依赖

白昼灵的来源基于暗夜灵半精灵变体设定的内容。

你需要登录发表评论。
回到顶部